黄河之滨,金城兰州,这座承载着千年丝路文明的西北重镇,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展现出了非凡的韧性与团结,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一个关键机构始终站在最前沿,统筹全局,协调各方——它就是兰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它并非一个简单的临时机构,而是兰州在面对重大公共卫生危机时,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集中体现,是守护400多万市民健康与安全的核心中枢。
临危受命,构筑高效指挥体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2020年初疫情暴发以来,兰州市迅速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号召,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涵盖卫健、交通、公安、教育、商务、市场监管等数十个关键部门的市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其设立的根本目的,在于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行动协同,形成全市“一盘棋”的抗疫格局。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通常设在市卫生健康委)以及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物资保障、交通检疫、社区防控、宣传引导、维稳处置等多个专项工作组,这种扁平化、高效化的指挥结构,确保了决策能够迅速从顶层传导至基层“最后一公里”,无论是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置,还是常态化防控策略的调整,领导小组都扮演着“大脑”和“中枢”的角色,其每一次会议、每一份通告,都牵动着整座城市的脉搏。
科学精准,动态调整防控策略
兰州作为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人口流动城市,面临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巨大,市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始终坚持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的原则,根据不同阶段疫情发展的特点,动态调整防控策略。
在疫情初期,领导小组果断采取“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分级管理措施,以最快速度切断传播链,在常态化防控阶段,则着力于筑牢“哨点”监测网络,强化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的管控,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当出现局部聚集性疫情时,领导小组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统筹调度流调溯源、核酸筛查、隔离转运、医疗救治等力量,以快制快,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扑灭疫情。
在应对多轮由输入性病例引发的本土疫情中,领导小组迅速划定风险区域,组织大规模核酸检测,确保“应检尽检、不漏一人”;及时通过官方渠道发布权威信息,公布病例活动轨迹,有效引导市民配合防控、消除恐慌,展现了极高的组织效率和应对能力。
保障民生,彰显城市治理温度
疫情防控不仅是一场医疗阻击战,更是一场民生保卫战,兰州市联防联控领导小组深知,严格的管控措施必须与温情的民生保障同步推进,在多次因疫情部分区域实行临时管控期间,领导小组将生活物资保障和民众就医需求放在突出位置。
物资保障组协调各大商超、电商平台,建立“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保供体系,确保米面油、肉蛋奶、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针对封控区内居民的特殊就医需求,领导小组建立绿色通道,明确流程,确保孕产妇、危急重症患者、慢性病患者等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对于疫情期间遇到的特殊困难群体,社区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主动提供上门服务,送去必要的生活和医疗物资,真正做到了“隔离不隔爱”,让防控工作充满了人文关怀。
凝聚合力,筑牢群防群控防线
抗击疫情是为了人民,也必须依靠人民,兰州市联防联控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宣传引导和社会动员,通过新闻发布会、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及时、公开、透明地发布疫情信息和防控政策,普及科学防护知识,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在领导小组的统一号召和组织下,广大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社区工作者日夜值守,志愿者无私奉献,普通市民自觉配合核酸检测、佩戴口罩、遵守防疫规定……一幅众志成城、群防群控的壮丽画卷在金城兰州徐徐展开,这种由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联防联控机制,凝聚起了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健康长城”。
历经风雨,初心如磐。兰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作为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其有效运作不仅是对兰州城市应急管理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更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它就像黄河岸边的灯塔,在疫情的迷雾中为整座城市指引方向、凝聚力量,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和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领导小组的工作重点和策略也在不断优化调整,但其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根本宗旨始终未变,相信在它的持续引领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兰州必将能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迎来更加充满活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