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在安溪连绵的茶山上,层层叠叠的茶树泛着翠绿的光泽,茶农们背着竹篓,手指在茶树顶端轻盈地跳跃,采摘着今秋最新鲜的铁观音茶青,这幅延续了数百年的采茶画卷,如今正悄然发生着深刻变革,在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双重驱动下,安溪这片古老茶乡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数字赋能,茶产业迈入智能时代
安溪县茶叶数字化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安溪茶产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这一平台整合了茶园管理、生产加工、质量追溯、市场销售全产业链数据,为茶农、茶企、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安溪重点茶企开始大规模启用“区块链+物联网”技术,每一盒出厂铁观音都拥有独一无二的“数字身份证”,消费者扫码即可了解茶叶从种植到包装的全流程信息。
“过去客户只能通过看、闻、尝来判断茶叶品质,现在他们可以追溯到具体山头、采摘时间甚至制茶师傅。”安溪茶业协会副会长透露,这一变革极大提升了安溪铁观音的市场信誉度,据安溪县茶管委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安溪茶叶电商交易额突破98亿元,同比增长23.5%,其中通过数字化溯源系统销售的高端茶占比显著提升。
数字技术不仅应用于销售环节,更深入到茶园管理,在祥华乡,5G智能茶园示范基地内,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光照强度、气温变化,数据直接传输到云平台,AI系统根据茶树生长模型自动给出施肥、灌溉建议,茶农通过手机APP就能远程管理茶园,传统“看天吃饭”的茶叶种植模式正在被科学精准的智慧农业取代。
乡村振兴,茶旅融合开辟新路径
安溪县公布了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其中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4.2%,创历史新高,以“茶旅融合”为主线的乡村旅游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中国茶都”安溪,一批集采茶制茶、茶艺体验、民宿度假为一体的茶文化旅游综合体相继落成,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一日茶农”生活。
“周末带着孩子来安溪,不仅能品尝正宗铁观音,还能亲手参与制茶过程,这种体验非常特别。”来自厦门的游客陈先生在西坪镇茶文化体验园告诉记者,据悉,今年国庆假期,安溪重点茶旅景区接待游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42%,茶乡民宿预订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
更为可喜的是,茶旅融合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据县农业农村局统计,参与茶旅项目的茶农,年均收入比单纯种茶卖茶提高约35%,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也纷纷返乡创业,将现代管理理念与互联网思维带入传统茶乡,27岁的王思源毕业于福州大学,回到家乡龙涓乡创办茶文化工作室,通过短视频平台展示安溪茶文化,账号粉丝已突破80万,带动周边百余户茶农增收。
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升级惠及千家万户
近段时间,安溪民生领域捷报频传,总投资5.6亿元的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全县集中供水覆盖率提升至95%以上,20个偏远山村饮水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安溪县医院与福州协和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省级医疗专家定期到安溪坐诊,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交通网络也迎来重大升级,兴泉铁路安溪段已完成联调联试,预计年底通车运营;政永高速安溪段扩容工程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安溪东北部乡镇交通条件,安溪县发改局负责人介绍,这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不仅方便群众出行,更打通了农产品出村进城的“最后一公里”,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教育是民生之基,本学期,安溪第十一中学、第十八小学等5所新改扩建学校投入使用,新增学位4200个,安溪与泉州师范学院合作创办的茶学院正式开学,首批招收180名本科生,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储备专业人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安溪这片充满茶香的土地正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描绘着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崭新画卷,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融,自然与人文在这里共生,安溪的故事,恰如一泡醇厚的铁观音,初品清新甘醇,细品余韵悠长,正等待着世界继续阅读它更加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