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百姓吃上便宜放心药?“小药药”哄抬布洛芬价格被罚260万元
“小药药”哄抬布洛芬价格被罚260万元 近日,郑州市场监管局依法查处了郑州“小药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哄抬布洛芬价格的行为,并对其处以260万元的罚款。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以下是对此事的详细解析。
布洛芬片价格从33元/瓶至43元/瓶上涨至18元/瓶,涉案药品数量达30600瓶,扰乱了涉疫物资市场价格秩序,社会影响恶劣。郑州市市场监管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责令“小药药”立即改正,拟给予当事人警告、罚款260万元的行政处罚。
“余药共享”有何利弊?
“余药共享”不会影响供药者自己以后有可能出现的用药需求,有利于实现药品价值最大化。如果大家都实行药品共享,每当有人出现用药困难,就总能得到共享药品的救急,这样一个良性善意、充满爱心的大循环之下,无论备药充足的,还是备药不多或者没有备药的,用药需求都能得到一定的保证,让健康和生命安全多了一份保障。
余药共享这项措施可以合理分配药品资源,对于各方面都有利。药品资源对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健康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我们生病的时候,及时用药,就可以让我们尽早恢复健康。……但是,药品资源是相对有限的,而且分布并不均衡。
可以看出,“余药共享”出现了升级版,民间自发的创新行为有望形成固定模式。“余药共享”下农村,有些做法值得肯定。比如广东发起的带药回村公益活动,要求公益带药人要筛选并登记村医信息。确保每一份健康包都能够安全顺利地输送到有需要的农村地区。
“余药共享”我是赞成的,把剩余药品带回农村,这也是资源的充分利用,但是呢,药品毕竟是特殊物品,有效“共享”的一个前提还是要确保规范和安全,规避好风险。
有专家就指出,“余药共享”最好仅限于非处方药,对于处方药必须慎重。在这方面,地方卫生部门、医疗机构,可以组织协调家庭医生力量或医疗专业人员指导村民安全用药,避免“病急乱投医”。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冠感染人数增多后,用药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有些地方为什么要求把药品带回农村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发现,多地倡议开展“余药共享”,互助共济,呼吁把剩余药品带回农村。“能够非常实际地帮到农村地区的人们!”“好建议,可以安心回家了,农村地区本来就缺药。”正值春节返乡潮,不少网友在网上称赞这一做法。
多地鼓励返乡人员把剩余的新冠对症用药带回家,这对缓解农村地区的用药紧张局面,可以说是非常“救急”的有效做法。
各药品企业要开足生产马力、保证药品供应,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向农村地区倾斜供应药品,更好地缓解农村居民买药难问题。
而对于“是药三分毒,出了事谁负责?”来讲,显然有些太过官方了。说实话,倡议提调“带药回村”,指的也是普适药品,比如退烧药,又如止疼药。而且也应该是指经验层面风险很小的药品。
有些做法值得肯定。比如发起的带药回村公益活动,要求公益带药人要筛选并登记村医信息,确保每一份健康包都能够安全顺利地输送到有需要的农村地区。在带药回村的健康包中,有给村医的信,有药品目录 但也要看到,这类活动对于带药人的能力与诚信是一次考验。
一键生成虚拟号码,保护隐私信息,这一系列防范措施,保证了余药共享在安全科室的框架内正常运转,也能有效保障个人隐私权不受侵犯。综上所述,余药共享是疫情下的一种暖心行动,把剩余药品带回农村更是帮助了农村人民,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与保障之下实现余药共享对城乡居民来说,都有着很多好处。
一盒连花清瘟搭售14种药?
〖11〗、在药品需求激增的背景下,部分药店动起了歪心思,通过加价销售或捆绑销售的方式获取不当利益。有药店将连花清瘟胶囊的售价大幅提高,甚至通过“防疫包”的形式搭售其他药品,其中最贵的一款防疫包价格高达428元,除了连花清瘟之外还搭售了14种药。
〖12〗、月15日,“一盒连花清瘟搭售14种”登上微博热搜。该报道称,有消费者在某平台单独搜索连花清瘟或布洛芬均显示“暂无相关内容”,但平台售卖多款含有连花清瘟的所谓的“防疫包”,其中最贵的一款价格高达428元。
〖13〗、经北京市市场监管局12月13日现场立案调查检查发现,2022年12月2日至2022年12月6日期间,进货价格257元/盒的连花清瘟颗粒,售价最高买到了104元/盒,最高进销差价率达341%;连花清瘟胶囊更离谱,进货价格150元/盒,销售价格为118元/盒,进销差价率达538%。
〖14〗、药店注意!感冒药销售大幅涨价,将被严查严打。 涨价400%!市场局:严打“感冒药大幅涨价” 近日,我观察发现,由于市民购药需求旺盛,不少北京本地药店出现感冒药断货情况,涉及感冒灵、布洛芬、连花清瘟等知名品种。与此同时,许多O2O药店因为缺货,长时间处于“休息”状态。
三名专家联名呼吁:尽快恢复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甘露特钠胶囊供应
三名专家联名呼吁:应尽快恢复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甘露特钠胶囊的供应。
甘露特钠治疗阿尔茨海默的“悬疑剧”:机制未明,却被紧急放行,现又停产 2019年11月,国家药监局(NMPA)在质疑声中“有条件批准”了绿谷医药的甘露特钠胶囊上市,这是国内首款宣称可改善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的口服药物。
老年痴呆药品甘露特钠胶囊(九期一)停产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药品注册证到期且未能如期完成续期审批。近日,关于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的甘露特钠胶囊(商品名“九期一”)停产的消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